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鄧春紅)近日,保靖縣人民法院通過夜間聯(lián)動調解,成功化解一起涉及86名農民工的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系列案件,促成勞資雙方達成調解協(xié)議,涉案工資總額達50萬元,以實際行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,助力優(yōu)化法治化營商環(huán)境。
該案中,86名農民工曾在本縣某陶瓷廠從事陶瓷燒成、成型、流水線等工作,被拖欠工資從3000元至6萬元不等。2025年3月,縣勞動保障監(jiān)察局出具《工程民工工資拖欠花名冊》,并經陶瓷廠經營者杜某某簽字確認。后因多次催討未果,檢察機關依法支持起訴,農民工們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
案件立案后,被告杜某某以“人在外地”為由拒不到庭,致使案件審理一度陷入僵局,截至2025年10月下旬,案件仍處于審理階段,矛盾遲遲未能化解。
轉機出現(xiàn)在2025年10月27日。當晚,經保靖法院多名法官多次向被告杜某某撥打電話并溝通,杜某某終于承諾于2026年1月31日前付清全部工資。獲此線索,保靖法院迅速響應,立即召開緊急會議,研判認為這是化解糾紛的關鍵窗口,決定當晚組織雙方調解,力爭“一案解紛、事了人和”。承辦法官分頭行動,通過電話、視頻等方式聯(lián)系86名原告及代理人,逐條核對工資數額、履行期限等細節(jié),同步向被告釋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后果。經數小時耐心溝通,雙方于當晚達成一致意見:陶瓷廠于2026年1月31日前支付全部欠薪,法院及時出具民事調解書,賦予協(xié)議強制執(zhí)行力。
小案件推動大營商,該系列案件是保靖法院踐行“如我在訴”理念的生動實踐,既有力保障了勞動者的“血汗錢”,也為困境企業(yè)爭取了履行空間,實現(xiàn)了政治效果、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機統(tǒng)一。目前,86份民事調解書已全部送達,法院將持續(xù)跟蹤履行情況,確保農民工權益真正落到實處。
法官提醒:
用人單位應誠信經營,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。對于惡意欠薪行為,法院將聯(lián)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。勞動者遇欠薪問題,可通過勞動監(jiān)察、檢察支持起訴、法院訴訟等途徑依法維權。
責編:李穎
一審:王薇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







